[武周]问鼎_分节阅读_第39节(1 / 2)

  诸多战报传递入京都有商榷之处。

  要不是王皇后还被禁足在后宫之中,众人几乎都要怀疑,李治提出的废后决议,只是众人的一出幻觉。

  可这当然不是他们的幻觉,在又一次遭到朝中众臣的反对后,李治并未多加言语,在结束了朝会后往安仁殿走了一趟。

  以此刻皇宫之中风声鹤唳的状态,无人胆敢随意窥探天子与武昭仪之间到底又说了些什么。

  为人所知的仅仅是,在第二日,武昭仪的母亲杨夫人又往宫中来了一趟。

  比起去年所见,或许是因为杨夫人已逐渐习惯了在长安城中的生活,她看起来富态了不少。

  但清月觉得,若是自己没有看错的话,杨夫人的眉眼间有几分遮掩不住的愁绪。

  也不怪她有这等表现。

  昔年为王皇后做媒的同安大长公主于前年去世,寿数八十六岁的她历任了三朝七帝,见证了不知多少风云。那现年已七十七岁的杨氏,算来也差不了太多。

  亲眼见过隋唐迭代的杨氏无法不担心,李治近来的过激举动,会否引发朝臣的反扑,以至于落个黯然退场的结果。

  若真如此的话,已和李治完全绑定在一起的武媚娘,便绝不可能有好下场。

  可眼见女儿此刻正值身份飞升的要害关头,杨氏又不愿意在此时给她泼冷水。

  “阿娘可还记得去岁我让你留意的事?”

  “啊……”武媚娘一开口,让杨氏连忙收回了思绪,“我记得此事。”

  固安县公崔敦礼那头,她是去走动过两次的,对方显然也从方今朝堂局势里看出,武氏已再不是往日可随意看轻的角色。

  若有明哲保身之法,确实不必强求冒尖,免得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此事在早前就已被杨夫人告知于媚娘了。以他近来在废王立武事件中做出的缄默不语表现看,他将此道奉行得很是不错。

  那么媚娘所问的便应当是后一件事了。

  “自你父亲被追封为并州都督,登门往来的人确实多了不少,但……大多是些京中小官。”

  武媚娘颔首,并不奇怪这一点。

  那些自恃身价的高官,在反对李治将她册立为皇后的时候,不止一次攻击于她的门第。

  哪怕陛下在去年有意提高了武德功臣的地位,也没能改变这一点。

  便更不必提和杨夫人有所往来了。

  杨夫人也当然不可能住到崇仁坊这样的地方去,那么平日出入所见到的人也就同样有限。

  不过没关系,她现在要的便是小官。

  武媚娘问道:“态度上最为亲近的是哪一位?”

  杨夫人想了想,答道:“是御史中丞袁公瑜。因同住一个里坊的缘故,他的夫人时常上门来与我做个伴。”

  武媚娘道:“那么劳烦母亲替我转达一条消息给他。”

  她随即附耳低语了两句。

  杨夫人面色遽然一惊,迟疑问道:“当真要如此做?”

  武媚娘语态从容,“此事乃是陛下授意,若不然我敢擅做这样的决断吗?”

  她继续解释道:“方今局势,正处此消彼长之时。陛下已先贬柳奭,后禁足皇后与太子,再有过激举动,反而容易令有些人意图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以点破面,令愿意声援陛下之人再看清楚一次陛下的态度。”

  杨夫人咬了咬牙,“好,我去做此事。”

  或许是因身负重任的缘故,她今日便没这个心情在宫中长留用膳了。

  只在离开前,她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媚娘的三个孩子,低声自语道:“是该拼一把才好……”

  连带着尚不能言语的六郎都被她抱起了一回后,她这才告辞出宫。

  在小半个月后,这长安城中便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长安令裴行俭认为,陛下若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必是灾祸之始,于此事上多有妄言。

  甚至意图召集几名同样有此想法之人,一并求见褚遂良,为反驳陛下建议的一方多加筹码。

  御史中丞袁公瑜“不知”在有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于朝中主宰意见的情况下,该当如何将谏言传达圣听。

  于是将此事通过夫人的门路潜报给了杨氏。

  杨氏匆匆进宫告知了武昭仪,又由武昭仪将此事汇报给了陛下。

  随后的发展便很合乎常理了。

  按照天子该当有的脾气,李治可以允许众人在朝堂上发表意见,却绝不允许有人在反对于他举措的同时,还在暗地里做出这等举动。

  褚遂良等人高低也是个宰相,尚有对着陛下直言劝谏的底气,可裴行俭便没这等保障了!

  被检举揭发的裴行俭直接被从长安令贬斥为了西州都督府长史。

  西州西州,顾名思义,自然是在边地西疆了。

  “裴行俭是个人才,可惜是个有点认死理的人才,眼下先将他贬官出去,倒能起到一番杀鸡儆猴的作用。”李治看着面前正在教阿菟认地图的武媚娘,问道,“不过为何媚娘建议将他贬往西州?”

  以大唐疆域之广,东南西北无处不可贬。

  他虽隐约猜出了武媚娘的用意,却还是想要亲自听听她的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