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 2)

康熙帝自然也提前思考过了,他给出了个打分制度。让官员自述这一年的功绩,一条条的由吏部评判分数,再同品级合计排名来定等级。

一人打分有失公允,每个官员的自述还需多人来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最后还有专人核查有没有算错。

吏部忙得团团转,户部也好不到哪去。冬日是国库收支汇总、盘点、来年预计支出核算的时候,原本就忙得晕头转向,眼下又多了一个养廉银子发放。

且全都是不容马虎,不能往后拖的活计。前者皇上要细细查看,后者百官都眼巴巴盼着。

实在是忙不过来,便都将主意打到了新科进士们身上。对数字敏感,能一秒算出答案最好。事实上,能打下手也成,能中进士的还不至于这点算数都不行。

特意在奏折中提要数学好的,是为了让皇上高兴,大手一挥多给人。

【数学是基础学科啦,得用到科技发展中去。进士们学了有些子用,啥时候才能用在改良工具炼钢造船造火炮这些技术上哦。】

改良工具炼钢造船造火炮,都是工匠们做的事。康熙帝不清楚具体过程,但他直觉这事儿难了。

因为,工匠们里头识字的极少。

之前心声说传教士们来大清学习先进的技术,又时常说大清在科技上落后了。

技术他知道,就是一些秘方或顶级工艺之类的,如景德镇造的瓷器,江南织造厂的缂丝,出自顶级绣娘之手的双面绣等等。

他一直在琢磨这“科技”是什么,总是摸不着头绪。传教士带来的各种小玩意是兴奇,但内务府仿照着也能造出来,他不觉得这些东西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会儿突然灵光一闪,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浮现在眼前。

传教士们坚韧有毅力,身负才华,头脑眼界都不俗,就算是在自己国家,也定是能在君主跟前占据一席之地,当个大官的。

但他们却千里迢迢,不远万里来大清,研习的都是天文、地理之术,喜好翻译书册。

大清的进士们,是不屑钻研这些小道的!

他又想起了比大清先进的西洋战船和火炮,莫不是只靠工匠们是达不到这种程度,要进士们去探究才成?

是了,聪明有毅力的人都在读书,进士更是其中佼佼者。若西洋国家的“进士”们在制造更先进的战船和火炮,大清仅仅只是不识字的工匠们代代相传?

冷汗瞬间濡湿了后背,原本就有些不听使唤的手指不住的颤抖,康熙帝面沉如水。他知道自己此刻的神情有多难看,用尽全身的力气转了个方向,不让俩孩子看到他的面容。

之前一直想不通的地方豁然开朗。

当整个国家最聪慧的人在研制海船火炮,迟早有一天,又快又稳的大船会载着炮程极远的火炮来轰开大清的海疆边防。

当这些最聪慧的人在研制可以连发、瞄得更准、射程更远的火铳,八旗的骑兵再骁勇也要成片的倒下。

而且,他们还不缺造这些利器的银子和矿产。心声已经说过了“荷兰和英吉利的海船都满世界跑了!外头遍地是黄金”,他们是“举国之力从海外捞金”!

而大清的聪明人,包括之前的他,一直都认为这些技艺之术是小道,四书五经才是牧民的法宝。

一时间,他有些心灰意冷。汉人士大夫现在都不能完全接受满人,更何况让他们去做这些奇技淫巧?

他阻止不了西洋国家的强大,也改变不了大清士人们几千年的想法。

视线扫向张伯行刚递上来的折子,上头说民间商船多有运米粮到南洋,建议朝廷禁止商船前往南洋。

若是没有弘昼的心声,他想,他会批了这本折子。大清地大物博,向来只有南洋西洋想要大清的瓷器、丝绸,大清没什么所需是一定要贸易的。

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大清是天朝上国,西洋南洋之物再好,也不过是些夷人所制的轻巧之物罢了。

他想大笑,抖了抖嘴唇,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真是一记响亮的巴掌啊!

平三藩、征葛尔丹、收台湾,满汉渐渐融合,人户增长,天下英才尽收朝中,他以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盛世,日渐安适。

谁知道,竟是落后的开始!

他安静的坐着,坐了很久。

梁九功换了三次茶水,几年来极其注重养生的康熙帝一口都未动。

“皇玛法,我们去叫他们上晚点。天儿太热了,咱们吃口水鸡、凉面、酸奶,多用些瓜果吧。”弘历见康熙帝端坐着,许久都未动,以为他也是晕乎乎发困了呢,“葡萄和西瓜我中午就叫他们吊在井里了,不用冰也凉爽。”

康熙帝动了动肩膀,略微有些哑的道了声:“好。”

两小孩儿闻言,噔噔噔的就跑出去了。

夏天真的太容易犯困了,尤其是安安静静的时候!

康熙帝扭过头来,看着他们欢快的背影,突然又释然了。他已到暮年,伏案旧了脚会肿,手也开始抖了,晚上还睡不好,离大限没几年了。

他是做不到了,但,这不是还有弘历、弘昼么?弘历是所有的心声都听到了的,这孩子的眼神日渐沉静。

弘昼听没听到不重要,他比弘历更沉着冷静,洞察秋毫,且心思纯净。

如十三一心辅助老四一样,若是弘历能继承大位,弘昼定是下一个十三。

老四他们听到的也不少,连小十七都一改懒散的性子,积极办差呢。

他爱新觉罗的子孙正在同心协力,二百年的未来,并非毫无胜算!

“梁九功,叫魏珠进来给朕捏捏肩膀。”康熙帝坦然的笑道,“朕老了,你也老咯。”

上天对他已是足够优待,小二十四可是才出生呢!

这孩子出生后,他突然就不畏老了。桑榆未晚霞满天,老不是单单指年纪,而是雄心壮志是否还在。

“还是奴才来吧,奴才是老了,伺候万岁爷这些小事还是成的。”梁九功笑着上前,认真道,“奴才心里,万岁爷永远都不会老。万岁爷操着全天下百姓的心,受万民敬仰,是和菩萨一样岁月不侵的圣人。”

他是真这样想的。

他这一生都跟在康熙帝身边,除了被圈禁的那几年,日夜不离,伺候康熙帝就是他活着的全部。

他跟着康熙帝打过仗,陪着康熙帝熬过夜,看过康熙帝受委屈……皇帝的喜怒心酸,抱负和付出他全都知道。

从稚童到垂垂老矣,皇帝和他一起相处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

私下里,他时常会大逆不道的想,皇上和他,也算是没有血缘的亲人了吧!

“你呀,还是那么会说话。”肩上按摩的力度刚刚好,康熙帝眉目舒展,闭目自嘲,“哪有人不老不死的。始皇帝一面叫人去寻长生不老丹,一面大肆修建陵墓,可见他也是知道,是人就都会老,都会死。”

灵童转世会老会死,他是真龙天子照样得天花,弘昼身负异象依旧要吃饭睡觉,年复一年才能长大。

“只不过,朕还是想多活几年,看着大清的江山更坚实,大清的未来更安稳,才敢闭眼去见先帝祖先啊!”

弘历、弘昼再回来时,身后跟着一长溜的传膳太监,很快就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皇玛法,您先用几口酸酸的凉面开开胃,还有番柿鸡蛋汤和炒黄瓜片也都爽口。”康熙帝这几日胃口不好,弘昼又开始扮演劝饭人了。

四大爷在外嘎嘎狂杀,康熙帝坐镇京中,朝野风气为之一清。也没人敢明着来夺嫡使绊子,弘昼觉得这种微妙的平衡,所有人都劲往一处使的状态好极了。

尤其是弘历,需要多在康熙帝身边多学几年。

免得学了个皮毛,就爱南巡花银子,对贪腐宽容。还有祖传的小心眼和敏感,也不知道能不能改了!

原本的康熙帝再过六年就要死了。

这会老大和心爱的老二都放出来了,且一副看淡权势,认真办差的好儿子形象。看不惯的事有老四去横冲猛打,儿子们个个都得用,朝上的烦心事一下子少了大半。

不用再殚精竭虑,有空闲养生,心情应该也是好不少的,理论上来讲,能多活几年的吧?

至于四大爷?少当两年皇帝,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