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朝堂换血161(1 / 2)
汴京的宫城内,冬日的冷风如刀般锋利,呼啸着从紫宸殿前的汉白玉阶掠过,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
天色阴沉,灰云层叠,遮住了原本该洒在地面上的阳光,只剩下一片昏暗与寒意。
赵构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穿明黄色龙袍,衣襟上的金线在微光下隐隐闪烁。
他双眉微皱,紧紧抿着唇,目光深邃而坚定地望向殿门的方向。
他的面容虽显稚嫩,但那微微绷紧的下颌线条,以及眼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刚毅,显示出这位年轻帝王肩负重任的决心。
“传李纲、种师道、韩世忠、岳飞觐见。”
赵构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冰冷的风也无法削弱其中的威严。
早已在殿外候命的李纲等人,缓步迈入大殿。
四人在殿中央恭敬跪拜行礼,抬起头时,目光中都带着深深的忠诚与责任。
他们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年轻皇帝,殿中气氛似乎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变得紧张而凝重。
赵构的目光从四人脸上缓缓移过,观察着他们表情中的每一丝变化。
片刻后,他微微点了点头,终于开口:“四位卿家,今日之宋,内忧外患,非大刀阔斧不可为也。”
赵构即位后,首先便罢免了之前任用郭京导致汴京外城失守的宰相何栗和守御使孙傅。
此时,他的当务之急是对朝廷的人事架构做一些调整。
赵构继续道:“如今,国事纷扰,朕需得各位的鼎力相助。”
李纲闻言,目光一亮,他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眸中迸发出一股炽烈的光芒,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陛下明鉴,臣李纲虽年事已高,但愿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双手紧握,微微颤抖,显然心中激荡着难以平息的忠义之情。
种师道也随即挺身而出,他拱手抱拳,声音沉稳而坚定:“臣虽不才,愿率兵马,守护京畿两河,绝不让金军再进一步。”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透出一股坚韧,仿佛无论风霜如何凛冽,都不能动摇他为国奉献的决心。
韩世忠慨然道,“臣誓与金贼血战到底!”
岳飞朗声道,“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构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殿内寒冷的气氛似乎也因此稍稍回暖。
他沉思片刻,郑重道:“李纲,朕封你为尚书右仆射,辅佐国事,助朕安抚百姓,稳定人心。”
“种师道,朕封你为京畿两河宣抚使,统帅诸道兵马,总领守城之事。”
李纲闻言,面色微微一松,目光中透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光彩。
他缓缓拱手:“谢陛下信任,臣必不负皇恩。”
种师道也郑重抱拳道:“臣定以死许国。”
赵构的目光又停留在韩世忠和岳飞身上。
他们二人站立于大殿一侧,神情严肃,目光炯炯,仿佛一头即将扑向敌阵的猛虎。
韩世忠和岳飞年纪尚轻,声名不显,赵构本来是对任用他们有所疑虑的。
但是出于对宁书涯的信任,他还是决定给这两人一个机会。
赵构继续道:“韩世忠,朕封你为光州观察使。岳飞,朕赐你昌州防御使之职。”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韩世忠闻言,眼中燃起了一抹豪情,仿佛听到号角响起般战意凛然。
他拱手低头,沉声道:“臣韩世忠,必竭尽全力,不负圣命!”
他的语气中透出一股锐不可当的锋芒,仿佛已经置身于战场之上。
岳飞躬身一礼,声音洪亮而坚定:“臣岳飞,愿为国家捍卫疆土,不死不休!”
他的表情坚毅如铁,目光中透出一股不屈的意志,仿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赵构点了点头。
赵构改变了刚才温和的表情,冷冷道:“传旨,即日起,搜捕郭京于全国各地,不得有误!”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仿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个祸国之人捉拿归案。
有内侍连忙应声。
他弯腰躬身,显得无比恭敬:“遵旨。”
他缓缓退下,出去发布命令。
……
赵构又把目光投向宁书涯、芮依艺、王凌云、蔺君成、容缯、闻人聪六人。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皆是当世俊杰。如今国运危机,正需要你们这样的贤才相助。我欲封诸位为官,以共图大事。”
他的声音如钟声般浑厚,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压在众人的心头。
宁书涯微微侧头,望向身旁的伙伴们。
其他人纷纷点了点头。
于是,宁书涯上前一步,拱手而立,神情平静,语气却坚定:“陛下恩德,我们感激不尽。但我等不懂如何为官,只愿效命军中即可。”
宁书涯之前已经和伙伴们商量过,大家都不不太愿意过多介入到朝堂上的事情。
赵构闻言,面露讶异之色。
宁书涯等人助自己登基,如果不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那是为了什么?
又或者他们只是略作谦虚?
于是赵构又继续说道,声音温和中带着坚定:“书涯,朕诚心希望你们能一同辅佐朝堂。若尔等皆辞,却未免过于自谦。”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似乎在试图透过宁书涯的眼睛,读出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宁书涯微微颔首,依然保持着冷静的表情,目光诚恳。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决与不容置疑:“陛下,我这些伙伴闲散惯了,与金军对垒,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实在不愿意入朝为官。”
他的话语不卑不亢,但每一个字都带着谨慎。
他深知,言语之间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皇帝的怀疑。
赵构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来回徘徊,最终定格在宁书涯的脸上。
他微微眯起眼睛,眉宇间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若其余人不愿受封,书涯,你可愿为朕的兵部尚书,为大宋出谋划策?”
他的声音略带低沉,但又充满了期待和试探。
宁书涯的心微微一颤,他知道这一步无法回避,也无法推辞。
他深吸一口气:“书涯愿为大宋效命。”
他说得缓慢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他清楚,一旦接受官职,便意味着他与赵构的关系将不再复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