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弃守小沛,袁术之死189(1 / 2)

随着张勋献降,刘备便顺势入驻了宋国城内。

别看袁术还占着几个城池,实则真正能挡住刘备的兵马,只有宋国张勋所部。

眼下宋国一投降,刘备便算是掘了袁术最后的根基。

入城之后,照例第一件事便是面见这一次的俘虏。

由于袁术麾下兵马四散,麾下叫得上名字便只有张勋、阎象、舒邵等人。

其中与刘备最熟悉的,自然又是张勋。

刘备这边刚一入城,便见张勋静静后在城门之下。

见得此状,刘备便即露出了笑意,翻身下马,走到了张勋面前,抓着他的手笑道:

“将军即降,何来晚也?”

这话既是表示对张勋投降的欣喜,又在询问张勋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勋本就有些羞愧,闻听此言,便是面色胀红道:

“末将虽受使君恩义,然亦受袁公之恩!”

“袁公以我守此地,非得令不敢轻降。”

“奈何使君得民心,今以汉歌劝降,士卒心向使君,不能相抗,吾不欲多造杀孽,故而归降!”

刘备闻此,自是微微一笑道;

“此袁公路之罪也,非将军之罪!”

“将军实乃义士,可与吾一道入城!”

说罢,不等张勋拒绝,便拉着张勋的手一道进入了城池。

说实话,其实如果张勋一开始就投降,那刘备绝对是不会给其这种待遇的。

因为张勋现在算是袁术托孤之人,就这么几座城池都交给了张勋统领。

张勋若是看到强敌前来,即便有昔日之恩在,如此归降,也是不忠。

即便形势比人强,也会在他心中留下一根刺。

但张勋一开始没有选择投降,那就是为主尽忠,后来见事不可图,便顺势归降,那是与麾下之义。

如此忠义两全之人,虽然比不上赵云和太史慈等,却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由是刘备在确定了张勋的想法之后,便决定不追究张勋的过错。

而张勋被刘备拉着手,自是觉得一阵感动。

自己两次兵败被俘,刘备都是如此待之,若非本性仁慈,谁能这般表示?

当下便不再纠结袁术之恩,随着刘备一路朝着府内行去。

入得堂中,又相继见了阎象、舒邵等人。

一问愿不愿降,众人皆愿,唯有舒邵一脸哀伤之色对刘备一拜道:

“吾等早闻刘牧贤名,今被擒之于此,自当降之。”

“然则袁公对我等皆有恩义,如今降之,还望刘牧网开一面,勿要伤其性命!”

若是别人说这话,刘备必要恼怒一番。

因为袁术的性质不同他人,袁术是谋篡大罪,若叫他擒获,自然是要杀之。

不过舒邵这个人名声好,昔日亲友被杀,舒邵亲自报仇。

后来事情败露,与其兄长争着顶罪,其后传为美谈。

更别说前段时间舒邵还顶风作案,用粮草救济百姓,是个十足的义士。

他老刘历来重义士,闻得此言,不仅不怪,反倒亲自搀扶道:

“吾亦闻仲应舍生取义之事,既然先生求情,吾自当网开一面。”

“若袁公路束手就擒,吾不杀之。”

“然则若再顽抗,吾若饶之,便对不住麾下将士!”

舒邵听着这话,自知刘备已然容情,也不再劝。

至此,刘备算是稳定了宋国大局,眼见西边消息还未传来,刘备便问秦瑱道:

“眼下我军已取宋国,袁术根基已绝,我军是否当趁曹军还未出兵,前往陈县支援子扬?”

可他这么一说,便见秦瑱摇了摇头道:

“眼下西边只是还未传来军报,未必便是曹军还未出兵。”

“我军不明曹军动向,仓促行进,易被敌军所制!”

“如今我军方稳定宋国等地,当乘胜追击,对袁术赶尽杀绝。”

“切不可让袁术逮到机会死灰复燃!”

实际上现在曹操有没有出兵,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未知之事。

但他作为情报组织的建立者,很清楚自己建立的组织有多高效。

按他的估计,即便刘晔掩盖了刘宠遇刺的消息,也瞒不过曹操多少天。

而从阳夏至许县,消息如果传得快速,只需要两天时间。

因而刘晔从阳夏离开算起,可能在他们还未抵达宋国之时,曹操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如此,老曹再从许昌出兵,或许现在已经打到了陈县城下!

在这种情况下,刘晔如果能顶住,那就不差这十天半个月,刘晔如果顶不住,他们即便去了,也没什么大用。

所以现在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先行剿灭袁术,等到西边消息传来,方才可以清楚下一步动向。

思虑之间,他便对刘备建议道:

“我闻城内士兵之言,袁术出兵已过半月。”

“如今若是兵败,或许会自项县、宜禄两城南下,或可兵分两路设伏,趁袁术还不知宋国已陷,将其彻底剿灭于此!”

“另外,未防北边程昱动兵,可让陈到速速北上,让元直出兵谯县,负责阻挡程昱增援兵马!”

除了曹操之外,程昱也是一个大问题!

自从上次他们和刘宠交易之后,曹操便让程昱率军两万驻军于陈国北边的梁国境内!

相对曹操麾下其他人而言,程昱此人动手狠辣,且拥有一定自主权。

一旦发现他们在谋划陈国,或许会出兵策应曹操。

这种时候,唯有徐庶可以挡住程昱!

刘备听得此议,自是一阵皱眉道:

“可眼下元直负责沛国防御,若是让其进驻谯县,小沛便即空虚,若被程昱所取又当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