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327(1 / 2)
“所以那高产红薯,是否亦有问题?吾听闻红薯确为高产,似乎可种植于任何土壤。”
贾诩又提出了另一个疑问。
这个问题让杨秋露出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过一两年你就明白了。”
贾诩瞬间领悟,这又是一个大坑。
大王果然具备政治上的阴险,这让贾诩感受到了同类的气息。
于是,贾诩瞬间觉得自己有很多建议可以提一提了。
他相信自己这些想法说出来,大王绝对不会觉得他丧心病狂。
第116章 第 116 章
“大王, 昭国兵甲充足,若欲问鼎天下,必先解周边之危。
若不然,待汉有乱之时, 若周边之危未解, 一旦兴兵, 后方恐为敌所袭。
故在此之前,当思何时可收复河套平原, 大王以为如何?”
贾诩首次献策, 目光灼灼, 言辞直指目前要害。
周边之敌确为昭国心腹大患, 虽然杨秋用各种手段让匈奴暂时没有乱起来,也将鲜卑打跑了, 并且还和轲比能合作分化了鲜卑。
但这不代表这群人就会老实,而杨秋的同化政策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生效的。
故而,一旦这群人内部生乱, 或有人以利益诱之, 他们便可能在大后方给昭国添麻烦。
届时,若匈奴、鲜卑、乌桓人等全部被挑动起来,昭国军队断不能出兵南下。
“为何先是河套平原?”
杨秋微微皱眉,心中疑虑。
昭国周边的胡人分布于三个方向,而河套平原现今主要被南匈奴占据。
杨秋并非不想收回此地, 只是那边的汉人已极为稀少,即便打赢这场仗, 也无人能够迁移过去。
如此一来,便相当于打了一场无用之仗。
毕竟打仗需考虑经济效益, 把匈奴人赶跑,自己却无人占据这个地方,纯属白费力气。
若打服了匈奴人,却仍让他们住在河套平原,那岂不是闹着玩?
所以这个问题杨秋此前也思考过,最后发现暂时只能采用制衡之策。
若匈奴真的发生内乱,再出兵给予教训,这已是目前代价最小的和平方式。
但显然,贾诩似乎有不同的见解。
“阴山以北,有一部分鲜卑部落聚居。阴山以南,则匈奴部落众多,更有羌族杂居其中。此地实乃蛮夷混居之所。”
这话让杨秋缓缓点头,没错,河套平原如今就是这般难搞,基本都是胡人居住。
若是杨秋现在有大量的人口可以迁徙,倒是可以打一场仗把人口迁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