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京报发行82(1 / 2)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

“卫辉时报”的运作如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班底也积累了一些了,人才是拿出来就能用的,其实要做在前面的是印刷坊,毕竟依托于印刷坊的成功,才能让印刷的成本如此低廉,售价让其他竞争者难以撼动。

但是印刷坊毕竟是一个工坊,那就必须找一块地才能施展的开。

这一点,万历倒是十分爽快,京城中各处都是寸土寸金,地皮都是有主的,好在人家万历就是最大的地主,京郊外的皇庄面积极大,人家直接大笔一挥,给秦修文批了一块地,让他随意折腾。

那块地比较贫瘠,平时出产并不好,但是位置却不错,十分靠近内城,也就是有万历在,秦修文才能如此轻松地拿到这样一块地里位置不错的好地。

秦修文从卫辉带到京城的银两目前有二十五万多两白银,其中十五万两拨到了京城印刷坊的建设中去,开支大头包括印刷坊的屋舍修建、各种器具准备、铅活字铸造、原材料采买等等。

好在印刷机器卫辉府那边之前淘汰下来的那一批直接被拉到了京城中先用着,然后同时也在加班加点赶制最新的印刷机,否则根本来不及立时就用上。

其实最新的印刷机,在徐光启和董睿再一次的共同探讨后,又进行过一次新一步的革新,但是考虑到机器制造成本的问题,一直没有去制造投产。

毕竟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有时候也要讲一讲实际成本问题,只是为了一丁点的优良改进,实在没有必要再重新改造印刷机。但是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这两人自然是十分兴奋地投入到新机器的生产制造中去。

当时徐光启一边跟进制造进程,一边就已经在脑海中设想若是用蒸汽做动力,那么这个装置应该放在哪个部位,能够代替人力,实现永动呢?

只是目前他只画出了图纸,计算出了数据,然而很多东西还只停留在理论上,要想实践,就得有银子,就得等到大人点头。

但是这桩事没让徐光启等太久。

秦修文直接拨款十万两白银,让季方和亲自走了一趟卫辉府,在卫辉府秘密购入了一个庄子,并且派信得过的张达等人警戒起来,外人轻易不能进入,一批批徐光启需要的设备和器械都悄无声息地运送了进来,供徐光启实验。

甚至秦修文还在密信中直接写道,若是需要用到洋人技法的地方,可以利用洋人之法,只是若是事成,此人必须除之。

秦修文的决绝让徐光启知道此事兹事体大,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大人居然会如此重视此事,简直将此当作国之重器来对待,而他给大人的只是一张似是而非的图纸而已!

尤其是在知道秦大人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银钱来支持他的理论后,徐光启的整颗心都被搅弄地鼓涨又酸涩。

徐光启虽然有时候很执着,被家人说过一根筋,一旦下定决心做什么事情,那是百折不挠的,但是同样他很通透,他并不是情商低,而是有时候他看透了,但是不点破,自己默默消化一切。

他碰到过有些人看中他的

才华想要招揽他,但是徐光启是理性的思维,无论对方嘴上说的如何好听,但是思想上跟不上他的节奏,行动上又是敷衍,他是绝对不会被这种人所用的。()?()

而大人呢?他问大人要五万两银子做经费,他自然知道这银子数目已经很大了,可是这是他算来算去、压缩来压缩去的成本了,大人却直接派心腹送],域名[(.)]???&?&??

()?()

大人是明白他、懂他的知己啊!()?()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徐光启心中下定了决心,绝对要将这个大人所说的“蒸汽机”做出来,绝对不会让大人的心血打水漂!

虽然季方和现在心疼的是直抽抽,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出去,花在建印刷坊上也就算了,这个是肉眼可见的可以回报的项目,但是花在那什么听都没听过的“蒸汽机”上?!

这实在是让季方和不得不担心啊!如今的人力成本如此便宜,就是造出来的那个最新款的印刷机,其实在季方和看来都是大可不必,让工人们多上工几个时辰就行了。

若是真的按照元瑾说的那样,做出来这个蒸汽机,那以后人都不用干活了?底下的人不会闹吗?当然,若是做出来还好,若是做不出来呢?这玩意听着就玄乎,直接拨过去十万两,这也太多了!而且听意思,这只是第一批投入的款项,以后可能还要继续投入

但是秦修文的决心季方和事知道的,他做事的风格季方和也清楚,就没见过他退缩过一次!就算是再怎么迂回曲折,秦修文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

“哎!各路神仙,请保佑我家大人心想事成吧!”季方和无奈之下,只能寄托神明保佑。

秦修文这般散尽家财,若是没有回报的话,季方和实在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秦修文安慰季方和,这就叫“千金散尽还复来”,季方和只能表示赞同,心里却叹道:但愿如此吧!这天下间,又有多少人能有他家大人这样的魄力呢?整幅身家,说舍就舍了!许多人汲汲营营一辈子,估计都见不到这么多银子呢!

卫辉府如今效率极快,等到秦修文在京城的印刷坊建好后,顺着水路,在袁师傅的带领下,“袁氏印刷坊”的老印刷师傅带着自己的徒弟们一起上了京城,有些人只是过来帮忙调试的,而更多的人是准备长期驻扎在京城了。

虽然京城离卫辉府算不上太远,可是在这个年代的很多人,这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隔壁县城,离开新乡县、离开卫辉府,去往天子脚下,以往就是想都不敢想,现在却不仅仅要去那里,还要在那边住下,甚至以后的身份户籍都要调到京城,这光是想一想,就让人激动!

许多人抱着紧张忐忑又满怀期待的心情到了京城,到了之后就有秦修文安排的人将人引到了新的印刷坊,众人一见此处京城的印刷坊布局和在卫辉的布局一般无二,只是这里因为很多器械材料还没置办好,显得空空荡荡的而已。

等到大家将家伙什卸下,热火朝天地组装印刷机、整理字盘、摆放好提前铸造好的铅活字,准备好油墨,忙乱了几天之后,再看此地,亲切感

油然而生——这都是自己做惯了的活?()?[(.)]??$?$??()?(),

不过地方从卫辉府到了京城而已()?(),

又有什么可怕的?况且离秦大人又更近了一些()?(),

跟着秦大人做事()?(),

哪里还有不美的?

卫辉府来的人很快就适应了京城的生活节奏,印刷坊一切安置好之后,就等着有活开工了。

秦修文自然不会让他们等太久,毕竟在秦修文眼里,时间的成本高于一切,时间就是金钱。

崔丽娘提供的名单上的人很快也到了京城就位,秦修文目前手头开始拮据,只剩下几千两的银子周转,所以没有办法给这些人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

若是有钱,秦修文当然不会吝啬,直接在京城中买下一座大宅院作为编辑处是最好的,又能及时招揽人才、又能给这些人更好的住宿生活环境备考,毕竟读书还是要清净之地为好。

以前在卫辉府的时候,这些读书人是轮流到编辑处上职,没事的时候就在家读书写字、访友交流,但是到了京城之后,住宿问题就需要秦修文来解决了。

好在这些筛选出来的读书人都十分敬重秦修文,知道此刻大人不宽裕,自告奋勇先将办公室设立在印刷坊,环境和清幽程度当然不是以前在卫辉府能比的。卫辉府的“袁氏印刷坊”是秦修文自己批的地,地方足够大,印刷坊和编辑处也离的足够远,为的是两边方便才凑到一起,其实平日里工作是互不干扰的。

但是眼下这块万历批下条件艰苦,其他的不提,就是每日里印刷机器转动的声音、大家来往吆喝的声音都够吵闹的。

若是哪一期报刊卖的好,有时候还要半夜起来加印,在静谧的夜色下,那声音就更加吵闹了。

大家都是见识过印刷坊的忙碌时刻的,崔丽娘出发前就对大家说好了那边的情况,若不想去的就及时上报,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的。

那可是每一个文人都向往的京城啊!

那里有天子、有大儒、有权贵,更重要的是,那里有秦大人!

他们既是文人,又都仿佛一个战士,秦修文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一往无前地往前冲,不管前方有什么!

这些人到了京城后,也不外出也不访友,兢兢业业地开始排版起来“京报”的第一期。

是的,新的报刊最终秦修文和万历商量下来,就取“京报”二字,这两个字万历亲笔写下,并且还写下了一篇“京报”的开篇词。

这当然是秦修文的主意。

要让这份报刊一炮而红,必须要整一个大招,而整个大明,除了皇帝外,谁还会有这般大的号召力?

光是这一篇开篇词,都已经够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了,而这还只是前菜。

秦修文这次定下了五大板块,其中“时政要事”是一个重点板块,就是将以往的京城邸报中的要点提取出来,放在“时政要事”板块,秦修文自然是有目的的在做这个事情,他就是要慢慢消弭掉邸报的影响力,以后让他的“京报”彻底取代邸报。

这般一来,

固定读者又会多上许多,

只要识字之辈,

谁不想知道国家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而以往邸报的费用如此之昂贵,

非普通人可以消费的起的。

到了“京报”这里么,只要肯花个十文钱,信息畅享! 科教类板块也不能少,秦修文在这方面付出了极多的心血,他志在网罗整个大明的理科人才,他相信徐光启这样的人才绝对不会是孤例,就算少,他也要把这些人抓出来为自己所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