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攻心为上165(1 / 2)
一百多年之后,那些曾经的是非恩怨,又该从何说起呢?
遥想当年,诸葛亮北伐之时所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而我眼前的这个司马宁,正是司马懿的嫡传后裔!
这样说来,作为司马懿的后人,宁王子会有晋谒诸葛丞相墓地的心思吗?他,会不会有某种心理障碍呢?
既然是这样,当初我为什么要提出要前往这玉带溪呢?
嗯,先这样吧:就算是到了定军山,也不一定就能够找得到玉带溪。就算是找到了玉带溪,也未必就能够找到诸葛丞相的墓地。再退一步说,在那墓地前,祭拜、瞻仰、凭吊之类的事情,都由他自己决定。如果愿意袖手旁观,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宁王子,如果真的回到了故都,你所想起的第一件事情,会是什么呢?”那一天,长亭里,我曾经这样问他。
“此时此刻,”他迟疑着,“我们尚在长江以南,这,这些和故都有关的事情,又何从谈起呢?”
“民女,民女所说的是,如果……”我紧紧盯着他的脸,并不松口。
沉默了好一阵子之后,他这样回答道:“哦,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大晋王朝列祖列宗的牌位,是一定要去祭拜一番的……”
当时我就这样想,能够有这种想法,至少也表明,他并不是那种数典忘祖之辈。不曾数典忘祖之人,至少也是有想法,有念想之人,尚不至于浑浑噩噩。至于能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倒是可以先放到一边去的。因为,能否成事,并不是你的一厢情愿就能够决定得了的!
“晋室皇族众多,如果只选一两个呢?”我追问道。
“首先是宣帝司马懿,其次就是齐王司马攸了……”他这样回答道。
如今想来,他的回答,大有深意啊!
司马懿是大晋王朝的奠基者,名列首位,所谓饮水思源,也不难理解。只是,齐王司马攸从始至终,都只是空有王爵而已,如何能够排在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前呢?
不难想象,这位宁王子,其实并不把权势、结果看得太重要,他心中自有一杆秤。他想得更多的,似乎倒是一个人的为人、襟怀、才干,以及此人在世人心中的口碑……
如此说来,我似乎是过虑了。
而且,此去定军山,尚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一路上,我完全可以找一个适当的时机,跟他交流、沟通一下……
“青儿,”想到这儿,赵昭婷喃喃低语道,“早点,早点歇息吧……”
然而,回应她的,却只是时大时小、若隐若现的齁声。
她暗自发笑:这个小丫头,早就倦极而眠了。而我呢,却在回想着那些陈年往事、隔年旧账。
次日清晨,三人收拾好行装,继续前行。
这天午后,赵昭婷试着这样说道:“宁王子,对于那些三国故事,你也有点兴趣吧?”
宁王子哈哈一笑:“那些三国故事,一向都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因此,本王不仅是感兴趣,而且,还会时常反复地揣度、思忖着,以期待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之后,赵昭婷这样说道:“那么,对于那蜀汉丞相诸葛亮,你怎么看呢?”
凝神片刻之后,司马宁这样回应道:“这诸葛丞相嘛,有经天纬地之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堪称是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一代人杰……”
听到如此高的评价,赵昭婷欣慰不已。
“令先祖,”她斟酌着字句,“令先祖司马懿,多次领兵,在前线与诸葛亮相抗衡,两人可谓是死对头了吧?而且,令先祖也曾经棋差一招,甚至险些难逃劫数……”
皱了皱眉头之后,司马宁缓缓地回应道:“仔细想来,先祖司马懿与蜀汉丞相诸葛亮,还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了。从表面上看,诸葛丞相是稍占上风。只是,对于统帅三军者而言,胜负乃兵家常事。他们更看重的,其实依然是整个战争的成败。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丞相尽管神机妙算,才智过人,依然过不了先祖这一关……”
“这?这……”赵昭婷一时难以措辞了。
“其实,”司马宁依然不紧不慢地说道,“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先祖需要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甚至,也不妨这样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就没有此后司马氏的功成名就,拜相封王!”
“此话,此话怎讲?”赵昭婷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缓缓地吐出一口长气之后,司马宁如此回应道:“对于某些事情,世人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试想一下,当时的曹魏一方,也曾经换过别的统兵之人,结果又怎样呢?先祖屡遭猜忌,一度只能靠边站。然而,正因为曹氏宗亲的不争气,才越发显示出先祖的绝世之才,不可替代!也就是在与诸葛亮的多次交锋之中,先祖慢慢掌握了兵权,地位也越发稳固起来!因此,在内心深处,先祖甚至要感谢这样的对手……”
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赵昭婷暗自思忖道:司马宁的这一番话,看似有点离谱,然而,细想之下,却又入情入理,令人难以驳斥。
是啊,说得再简单一点,对于曹魏宗室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种种猜忌、提防、忌恨之心,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然而,如果没有司马氏,就无人可以独当一面,无人足以与诸葛亮相抗衡。权衡再三,也只能让司马氏出山了。
世上诚有”敌国破,良臣亡“的说法,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司马氏父子统帅三军,权倾一时,又岂是易与之辈?
于是,一旦时机成熟,司马氏父子就反客为主,先发制人,将原本属于曹氏的江山,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了!
司马氏的发迹,追本溯源,确实与诸葛亮密不可分!甚至,也可以这样说,双方有着惺惺相惜的一面。
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习惯于从蜀汉的角度来回顾这一段历史。要这样想,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由于受到角度的限制,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片面的。
此次,跟随宁王子出行,要说别的益处,或许,一时还说不准。不过,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那就是,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眼界。单单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趟,也是值得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宁王子的这番话,我的视野,总归是较为狭小的。
回到蜀魏争雄本身,以前,我总是习惯于这样想,这个司马懿,是不是太可恶了呢?他老是挡住蜀汉大军的前路,为曹魏效忠,图的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司马氏父子,那该多好啊!
然而,此刻想来,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