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月361(1 / 2)
这一夜,赵浮壁陷,高览率骑部独自突围。
为何高览会做出这一举动呢?
因为在白日的战斗中,他始终没有发现那一日和他对阵的敌军骑军,当时高览就怀疑,是不是太守郭典所说的援军就已经到了左近,那些泰山骑已经被调派到那里狙击援军了。
高览有此判断后,就决定突围。
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一突围,在巨鹿军肯定是呆不下去了。但高览相信有自己麾下五百骑军,到哪里都有用武之地。
在选择突围方向后,高览还非常奸诈地选择了西南角,因为在东北方向是汉军援军的方向。他们一来必然会吸引泰山军的兵力和注意力,所以反方向的西南角自然薄弱。
至于杀了那个小郭?实际上高览本不想杀他的,毕竟郭典也算对他不薄,但谁让这个小郭赶着送死,他能如何?只能送他一路!
高览的判断是对的,随着他向西南方突围,除了几个壁垒内哨岗的贼弓弩手发现他们后,其他没有来堵截他们的,倒真的让他们突了出去。
那泰山军的机动兵力到底在干什么呢?
没错,他们真的被张冲调度到了东北方,在那里汉军的援军果真赶到了。
……
当臧旻收到郭典的求援信的时候,他能怎么办?
他想告诉郭典,襄国的沮授就是弃子,你郭典过去救沮授就是送!
臧旻自己就是打老了仗的,哪不知道卢植的打算。卢植那布置,就压根没好好想过守住赵国北地。
只是臧旻想提醒郭典也来不及了,等他收到这信的时候,人家郭典早就出兵南下了。
这个郭典是真的打多了河北黄巾,真把泰山军也当成那样的鱼腩了。之前卢植发动的鸡泽之战,臧旻也遣发过二千兵卒南下助军。虽然里面有半数新卒,但依旧有千人武卒是郭典用心操练的。
但结果不还是败在了泰山军的一支偏军那里?
哎,现在自己爱子就在那郭典军中,你说能不救?罢了,就当这是我最后一次征战吧。
这样也好,也让现在的小儿辈看看,老夫只是老了,但还不孬!
于是,在二月底收到郭典书信后,中山国相臧旻尽发国内诸军,除了自己编练的最精锐的四个营头,两千甲兵之外,还有乌桓骑兵八百,国内刘氏、甄氏、张氏、任氏四大家族兵共凑了两千。之后,臧旻又将常山关的关军八百人调走,还有北面故长城一线的烽燧驿兵,又凑了个两千。
这一次臧旻是真正的扫地为兵了,境内武装能调动的都调动了,不能调动的也调动了。
就比如常山关的关卒就是不能调动的,因为这是防备幽州胡骑南下冀州的最要塞关,实际上并不属于中山国的编制,臧旻是没法调动的。
但这一次为了救爱子,臧旻直接夺了常山关的兵,然后整编入军。就这样,在凑足了八千兵了,中山国的武力可谓榨干了。
显然臧旻将全部赌注都押在了这一场。
至于之后中山国无兵可用?那会他臧旻早死了,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中山国内就没有大族看出臧旻的心思吗?那还真没有。当日,臧旻与郭典互换子侄是很隐私的事情,外人无从得知。所以众豪族皆以为臧旻是从战局整体出发要南下援助巨鹿。
豪族们虽然顾念乡土家族,并将之当成首要。但当一个强力的郡守以某种公义来行事的时候,他们也无可奈何。毕竟中山国豪族众多,却群龙无首,如何有整体的意志与功勋赫赫的臧旻抗衡?
这次赌的这么大,臧旻自然是要亲自领兵上战场的。国内豪强都知道臧旻的身体是什么情况,可以这么说,此南下不论胜败,臧旻都是大概率要死在战场上的。
而这些臧旻也清楚,所以在出征前,他就让人备好了一副棺木,让力士抬着一同随军。
总之,他这次死也要死在出征的路上。
也正是臧旻表现的如此“忠烈”,众豪族们才纷纷毁家纡难支持其粮秣兵丁,毕竟再卑劣自私的人,也向往着高尚,当然这种高尚还是属于别人的好。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那是不可能的。应该说,可以冻毙,但必须要歌颂,不然哪有下一个“高尚”者为众人抱薪。
不过有一说一,臧旻对自己身体情况还是清醒的,只随军就能要了他的老命,更别提带兵打仗了。
所以他将自己的义子臧义提为假节帅,统领调度这中山国八千兵。
边军将领受胡风所染,好养假子。臧旻久在边戎,自然也养了一批假子帮助自己掌控军队,这些人或是从他家抱养,或族内孤苦,但这些人都不受臧旻重视,因为认养这些都是为了寄托护持亲子的。
但臧义不同,臧旻是真的把他当成亲儿子来对待的。但即便是亲儿子,也还是有长幼之分的。
如果说臧氏的其他义子都算是奴隶的话,那臧义可为大管家,但臧洪就是奴隶主。这就是上下,内外之别。
臧义在臧氏数百口族人中,其影响和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别看臧旻现在是宦居在中山,但随他入中山的却有数百口之多。
此世家族的人口和地位是一体两面的。这样讲吧,聚族者,非地方豪右,则仕宦之家。至于寻常力耕的黔首细民,则户不过五六口罢了。一旦多了,就要被析户。
臧旻作为游官,也有供养家族的责任。所以纵然是来了中山国,他全族百十口也还是奔来了。
而臧义作为这么多人的佼佼者,自然是干出了几个大事的。
一次是他在臧旻麾下平叛会稽妖乱,因其出色的表现而崭露头角。之后十年间,他在臧旻帐下一步步攀升,战功卓着。其人每次受伤都是因为冲锋在前,所以很得士心。所以即便此人严厉苛刻,在军中还是非常有威望的。
他第二次大事就是在数年前的北伐中,护着臧旻从草原杀回了汉地。而且其人杀回来的方向还不一般,他是向着鲜卑人的腹心冲锋。可以说诸将溃退,独臧义奋前。
此一战后,即便汉军大败。但臧义也在边军中有了“臧独北”的威名。
而这一次,臧旻就要靠臧独北的威信来统带大军南下,去救自己的亲儿子了。
……
中山国大军在三月六日在滹沱水北岸集合,在汇合了从最远处赶来的北部烽燧兵二千人后,大军八千,力夫妇万人就渡口滹沱水南下巨鹿。
从滹沱水到巨鹿路途大概是二百里,再从巨鹿转道去邯郸大概是一百五十里。 此三百多里的路途,如果是骑军全速奔行大概两日就能到,但大军移动则需十日,不过这是理论速度。这一路河流众多,大军涉渡也还需要不少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