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50(1 / 2)
而到了现在,她对婚姻的要求并不是忠贞不渝,而是结婚对象是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同她结婚,是纯粹的利益交换,可以在今天结婚明天就离婚的那种。
同样是利益交换,不存在的过去里她有几分耐心可以维持婚姻,现在的话她更多的是考虑拿到了知识就能好聚好散。
须弥的学术家庭制度其实就很好,毕竟学术目标不重合后还能申请解除,涉及到的感情纠葛又少,分开的时间双方都能保留住体面。
但婚姻,算了吧,那种纯粹的利益交换,是真的可遇不可求。
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分歧,艾尔海森和清心心知肚明,但依旧不准备进行任何互相说服。
这种分歧一旦挑开,当前的合作关系便会不复存在,双方在情感上出现需求之前,知识上的需求便已经是牢不可分了。
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他们的相处方式与学术家庭很像,不过目前为止,他们仍旧没有向教令院递交缔结学术家庭的申请。
人类的情绪变化无端,不是理智存在便能精准把握住每一分情绪的变化。
他们的合作关系缔结的时候,确实纯粹,现在变成这种状态,便是这句话的映照。
正因为确实纯粹,流通的货币又是知识,情感便在这个过程中当成了知识的质押物。
关系的起点来源于情感的课题,其余合作关系又往往只有两个人,相处方式没有额外的变化,便被当做了已完成的课题的延续。
他们仍旧处于那个课题之中。
艾尔海森发现这种情况时,他们的社交距离已经被拉的足够近。
“同样的相处方式会让大脑产生错误认知。”
“不影响正常生活,有利于知识的交换。我们双方都对此产生了一定的错误认知。”
艾尔海森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情感,没有产生负面情绪,思维没有被影响,被拉近的社交距离也并未制造不能解决的麻烦。
双方都不觉得这种社交距离被拉近带来的结果无法承受,也不觉得需要时间去修正。
它对清心唯一的影响就是,在课题完成后,他们两个人验证了当初的结论是片面的。
当初实验的时间没有达到关系发生变化的时间点便宣告实验结束,提取了相应实验过程形成的课题报告,如今已经无法再度进行修改。
“课题上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过度的分享欲,我不认为结论需要修改。”艾尔海森作为当初的研究目标,对清心的意见并不赞同,“这对我而言不是过度的分享欲。我们并没有事无巨细的分享一切。”
“当初的实验结论也写上了结论适用的日期。”
“你可以开一个相关课题进行补充说明,我可以配合相关研究,作为知识交换后的附加服务。”
“相关课题在那个课题结束后的第一次合作时就已经开始。”清心思考了一会,“现如今需要做的是等待出现过度分享欲的那天。”
“我没有意见。” 艾尔海森和清心停止了对这种情况是否合理的思辨,继续此前中断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