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0章 海外的销售渠道2435(1 / 2)

周不器道:“国内现在有几家制造业巨头,像海尔、格力这种,只要不出什么经营性的问题,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尤其是海尔,都在做海尔智家靠拢物联网了,这可比国外的那些制造业公司领先太多了。”

雷俊缓缓地说:“物联网就是万物互联,而国内是制造业的中心,拥有最庞大的制造业产业。按照这个思路,想要打造一个真正的万物互联的平台,就一定要跟国内的制造业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这才是你最主要的目的吧?紫微星要推出一个物联网操作系统?建立物联网平台?”

周不器笑着说:“有这个思路,不过想全面地推进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本来想跟海尔合作来着,他们想自己做。”

“海尔?”雷俊摇摇头,“他们不行,做不了大众型的平台。”

周不器道:“物联网的概念虽然都提出二十多年了,可真正想实践起来,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肯定会比移动互联网慢。移动互联网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手机行业的变革很快,智能手机厂商就那么十几家,联络起来达成共识,问题就解决了。”

“嗯,谷歌联盟。”

“是啊,谷歌为了推安卓系统,达成了一个谷歌联盟,陆陆续续有十几家手机厂商加入。可这也就是十几家公司而已,运作起来很简单。可物联网平台就不一样了,既然是万物互联网,那就是覆盖到上万种商品,几万家企业。”

“所以你要小米来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雷俊抓住了本质。

就像周不器的那本《平台经济》的书里说的那样,想做一个平台,得是“自营+第三方”才行,而是要以自营为核心。

紫微星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制造业公司,旗下没有自营业务。

如果跟小米合作,就可以让小米来充当自营的角色。

把小米给推广起来,推到全世界。

到时候,平台效应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其他的那些第三方制造业厂商,就会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就会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紫微星的这个物联网平台上来。

就像谷歌为了推广安卓,斥巨资投资了爱斯达,让爱斯达充当了自营的角色,而爱斯达又足够地争气,产品一炮而红,这才让安卓系统有了全球性的号召力。

雷俊觉得这个思路可行,至少在理论和逻辑上有可取之处,沉吟道:“在移动互联网上,国内的跟进速度慢了。哪怕速度不慢,跟欧美同时起步,那也不行。前些年国内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还不够,让我们开发一个安卓这种级别的操作系统,完全没可能。”

周不器道:“别说前几年了,就算现在……就算再过些年也做不到,那种级别的操作系统规模太大。国内在操作系统层面还是缺乏世界级的科技专家。不过,物联网平台系统就简单多了,甚至比云计算系统还要容易。”

“对,应用规模不同。”

雷俊本身就是技术大佬,这不需要解释。

it技术的难度,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规模。

规模越大,需要的技术就越复杂。

安卓系统面向的个人,规模惊人;云计算系统面向的企业,规模可能连安卓的5%都不到,这就容易多了。

国际上那些数得上号的科技公司都在做云计算,都在做自家的云计算系统。

相比之下,物联网系统要更简单。

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

别看是万物互联,“万物”听起来规模是挺大,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安卓上有几百万上千万的app,这至少都是千万级别的,用户规模甚至是十亿级、几十亿级。

在技术领域,现在最通行的规模应用方向就是“可拓展性”。

所谓的可拓展性,就是开发一个系统、一款app或者一个小程序的时候,先开发出一个小产品,应用上一些简单的技术和背后廉价的设备支持。

只需要在架构上有可拓展性的属性就行。

一旦产品火了,用户规模越来越大,那就利用可拓展性,慢慢地给产品上强度,慢慢地用更强大的技术、更强大的硬件设备去提供支持。 不能一次到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