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悄然影响195(1 / 2)

别小觑了邓如萍一个高中毕业生,怎么可能可以去考研究生。

这其实是的可行的,而这个可行的背后,是时代洪流中教育政策重大变革的影响。

78年,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年份,不仅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迎来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除了77年的恢复高考外,在78年的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划安排意见,这一举措将1977、1978两个年度的研究生招生合并,统称为1978届研究生,这预示着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一场深刻变革。

这次研究生招生的恢复,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制度上的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还开创性地实施了同等学历考研制度,这一创新之举打破了学历门槛的限制,使得那些没有大学本科学历但具备相应学习能力和研究潜力的人才,得以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考研究生,为自学成才者开辟了通往读研的途径。

此外,报考年龄的放宽至40岁,体现了教育政策的人性化与包容性,鼓励了各年龄段的求知者勇敢追梦,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怀梦想,就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

同时,还摒弃了以往不公开、不统一的招生模式,转而采取与高考相类似的公开、统一招生方式,这不仅确保了招生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也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年学子的求学热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如萍选择辞职考夜大,考研究生,无疑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抓住了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宝贵机遇。

她的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勇气与远见,也映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林正阳听到邓如萍的决定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邓如萍的决定背后所承载的勇气与决心,更明白这份决定背后隐藏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理解与鼓励的光芒,轻声说道:“如萍,作为你的同学,你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感到敬佩!”

而邓如萍则把目光投向林正阳和李素华,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真诚:“正阳,素华,你们可能没想到,我的这个决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你们的影响。”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是看到你们在农村这样环境下,依然坚持自我提升,还紧跟着国家发展的步伐。尤其是正阳,成为了我们县第一个个体户,你那份敢于尝试、勇于追求的样子,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满足于现状,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去要有自己的追求。”

林正阳和李素华相视一笑,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会成为邓如萍改变的催化剂,心中不禁感到意外。

而其他同学们,在听到邓如萍的解释后,也纷纷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昔日的同学,对她的勇气和决心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短暂的沉默后,林正阳率先打破了宁静,他说道:“哈哈,如萍,好样的!我作为老同学,全力支持你,相信你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邓如萍的信任与鼓励。

李素华也紧跟其后,温柔地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如萍,我也支持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我们都在你身边。”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邓如萍感受到了来自好朋友的温暖与力量。

其他同学也纷纷开口,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邓如萍的支持与祝福。

他们的话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邓如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鼓舞。

看着一张张真挚的面孔,邓如萍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因为家人对她的决定是持反对态度的,甚至为此发生了争执,但在这里,她找到了最坚实的后盾。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满怀感激地说道:“谢谢大家!有你们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了。我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邓如萍的决定时,林正阳觉得这事就暂时就先到这里,他怕再说下去其他同学也像邓如萍那样有了重返校园的念头了。

于是他开始招呼着高中的同学们重新坐下,然后将自己带来的茶叶泡好,让大家先喝点茶、聊聊天。

现在离吃饭时间很长一段时间,他让李素华留在大厅里与同学们聊天,尽量说一些高兴的事,而他则暂时离开去厨房准备做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