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黄书记下村141(1 / 2)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天气正好,微风不燥,黄耀光准时按照既定好的行程,准备乘车前往红桥公社,在那里迎接即将到来的农科院卢副院长。
他此刻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因为这次卢副院长到鸣山县来,他有想过能不能利用这次的机会和省农科院合作农业项目。
黄耀光坐进车里,秘书也上了车,司机韦铭开始发动了汽车,车缓缓驶出县委大院。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秘书开始为黄耀光详细介绍这次卢副院长到访的具体原因。
虽然黄耀光昨天已经表示自己会去询问红桥公社的杨书记,但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还是自己提前去了解并准备相关信息,毕竟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黄书记,据我了解到,这次卢副院长视察这个养猪项目,主要是为了宣传和推广从国外引进的外国品种猪,以此壮大声势,推动我们全省的养猪产业向前发展。”秘书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嗯,知道了,与农科院合作的养猪场具体规模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就能合作了?”黄耀光好奇地问道。
“养殖场所在的陆村现在共养殖有500头外国猪,名字叫长白猪,并且今天会出栏200头。他们这个长白猪养殖场在省内都是独一份的,目前是最大规模的长白猪养殖场。至于是怎么合作的我暂时没有问到。”秘书回答道。
“500头?今天要出栏200头!一个小村子一下子养了这么多头猪?”黄耀光惊讶地感叹道。
他知道在当前的农村,养猪行业虽然开始慢慢成规模化了,但是一个村子养这么多数量,还是养外国猪的养殖场还是不多见的。
“黄书记,我了解到的信息是,他们这个养殖场是今年年初才办起来的,第一批就直接养了500多头猪。今天将会出栏200多头给县肉联厂,明天还将有200多头出栏给市屠宰场。”秘书继续说道。
“而且还了解到,这个村办养殖场下一批的养殖规模将会扩大到1500头猪。”秘书又补充了一句。
听到这个数据,黄耀光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据他知道的数据,1979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是12公斤,农村只有6公斤,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则是18公斤,其中猪肉只占一半。
而鸣山县去年的人均肉类消费量更是只有全国人均的一半。这意味着他们鸣山县三十万人,去年一年的猪肉消费量按一头猪200斤算,才只有4000头猪。
当然不是说鸣山县的老百姓吃不起猪肉,主要还是供需不平衡,县里的生猪产量太少,供不过来。
不仅仅了鸣山县,包括整个省都是存在猪肉供小于需的情况,有很大的缺口。
而现在,等到明年陆村养殖场的这1500头外国猪长成,那他们一个小小的村办养殖场就能给整个县提供近一半的猪肉量了,可以弥补了一些他们县生猪养殖不足的情况。
不过黄耀光还是疑惑着,他自己也是从基层上来的,知道本地土猪不好养,周期时间长,但养殖场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猪养出栏了,这样的速度让他感到惊讶。
他看向秘书,问道:“你是说这个养殖场年初建起来的,到现在就能出栏了?这么快?”
“对,黄书记。因为他们养殖的这种外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母猪产仔多等特点,只需要5至8个月就能出栏,比本地土猪的养殖时间缩短了两到三倍。”秘书解释道。
听到秘书这么说后,黄耀光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个养殖场能这么快就出栏了。
他感叹道:“这外国猪看来还真不错啊!如果能在我们县里推广开来,那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养猪产业发展啊!”
掌握到这些个信息后,黄耀光开始沉思起来,他思考着等会儿见到卢院长之后应该如何交流。
此刻的他对于养殖长白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切地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项目的前景状况。
当黄耀光一行人抵达公桥公社的时候,红桥公社的干部们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黄耀光下了车,热情地与公社干部们打着招呼。
在等待卢院长时,他向公社书记杨文兴询问他对陆村养殖场的了解程度。
杨文兴表示自己只知道陆村开办了一些产业,其中包括养殖场。不久前,陆村过来汇报过养殖场的猪即将出栏,想邀请公社领导前往陆村进行草参加出栏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