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计算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22(2 / 2)
她的工作内容是分析实验中的粒子逸散数据,来找寻粒子存在量子特性的证据。
这是关联实验目标的研究。
实验研究进行到现在,依旧没有能找到粒子的量子特性存在的证据。
高晓红已经准备返回苏东大学,结果被通知要用一种新的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也可能会带来新的研究内容。
她一听就知道和张硕的研究有关。
其他人也知道张硕的研究内容,也知道高能所的百万支持项目,但同样感觉很惊讶。
研究完成了吗?
这么快就能够进行实验模拟对比分析了?
在如此多的好奇和惊讶中,张硕和罗勇军来实验基地的阵仗都不一样了。
刘烨带着好几个人站在门口迎接,里面还站着几个似乎是看热闹的人,他们都带着好奇朝着这边看过来。
其中也包括高晓红。
高晓红朝着张硕和罗勇军挥了挥手。
张硕朝着她轻轻点了下头,就继续和刘烨说起项目问题,“项目做的快,是因为参与的人多。”
“学院里好多教授都参与了,一起完成了近三百个程序分包。”
罗勇军也跟着道,“其中还有很多难度高,要实现很不容易,我们这些天也一直加班加点。”
“看看,我头发都快掉光了!”
他说着还用力抓头皮。
结果一把拽下来好几根头发,顿时心疼的咬牙切齿。
刘烨已经无话可说了。
他们一起去了中心楼一层小会议室,高洪利、廖振宇已经等在那里,其他还包括几个高能所计算中心的研究员。
张硕利用讲台上的电脑,展示了一下工作文件。
他只是展示了一下程序内含的算法包、程序包,也足以让专业人员看出一些东西了。
几百个算法包、程序包,再加上主框架的程序代码,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代码……
加在一起,绝对是几个月的工作量。
“这都是最近做的?”
有个叫鲍贺星的研究员,忍不住开口问道。
罗勇军直接回怼了一句,“当然了,要不然还能之前就完成?没有项目,没经费谁愿意做这些。”
鲍贺星也知道问了个傻问题,他不在意的继续开口道,“整个程序是可以运行的吧?”
“这个电脑不行。”
张硕摇头,“最少要服务器级别,才能够做基础的调试。”
“那就先做报告吧。”
鲍贺星开口道。
刘烨是项目验收的直接负责人,但鲍贺星才是项目验收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是高能所计算中心的副主任,后续调试运行并分析实验模拟偏差也需要他的团队直接负责。
张硕站在讲台上,就开始讲解起算法的主框架,以及各部分程序和算法的功能。
他只是对程序进行讲解,并没有说明内在的逻辑原理。
那是研究报告的内容。
在听张硕的讲解过程中,鲍贺星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是计算中心的研究员,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专业人士。
只是简单的一听,他就明白为什么对方能这么快完成项目了。
对方可以说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框架里的模块拆分成了功能性的算法和程序,也就是用最少的算法和程序,实现了想要的模块功能。
所以总计的算法程序分包只有不到三百个,即便再加上核心算法包,也只有三百多一点而已。
鲍贺星想一下就知道自己做不到。
他再向张硕的眼神,仿佛就是看一个计算机算法领域的超级天才。
实际上,张硕可没那么天才。
计算机算法可不是他的研究方向,之所以能把模块拆分的如此精湛,是因为他对整个程序了如指掌。
实验模拟分析是一个全新的研究。
当做一项全新的研究时,最开始往往会做的很复杂,换做是其他人,依靠同样的框架设计,分拆出的程序分包也会复杂几倍,甚至十几倍。
实现同样的功能,分拆的算法包更多,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多的bug,调试也会需要更多时间。
报告的主体内容只是对于框架的拆分,也就是功能实现的方式,讲解很快就结束了。
张硕走下了讲台。
鲍贺星马上迎了过去,满脸热情的问道,“你是在苏东大学读博,对吧?数学系?”
罗勇军赶紧跟过去,紧张的强调道,“张硕是我的学生”,好像生怕自己的学生被挖走。
“罗教授,我不是那个意思。”
鲍贺星转过头看向张硕,问道,“你毕业以后,有没有兴趣来高能所计算中心工作?”
“我们计算中心会对外招博士后,如果你来,可以作为特殊人才从副研究员做起。”
“特殊人才还有各种待遇。”
“比如说,户籍可以直接转到首都,一次性安置费80万、房补120万,所里的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经费60万起……”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这个……”
张硕犹豫着还是摇了摇头,“我现在还在读博,而且只是博一,考虑工作问题还是太早了点。”
“那也对。”
鲍贺星稍微有点可惜,他保证道,“你回去慢慢考虑。只要有我在,计算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