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司法的意义30(2 / 2)
只是他还没看出来皇帝的态度,赶紧调整语言,用词更加谨慎。
“陛下,按旧例,可算在憃愚里。我《大明律》制定之初,参考了《唐律》,书中,按照憃愚的程度,有废疾、笃疾的区分。除了谋反重罪,都可以因此减免罪罚。”
朱翊钧点点头,表示明白。
但是见潘志伊这么简单的解释,朱翊钧仍不满意。
他问道:“老幼傻颠,犯下错事,可以减免刑罚,但这其中,没有更加详细的规定吗?”
“这……”潘志伊一时之间,想不到例子,断断续续道,“要看具体的案情,有些会遵照旧例子,有些断定不了,需要请旨上裁。”
《大明律》并非完美无缺,有时候推官在判案的时候,也会参考古人的判决,有一种大陆法混合海洋法的意思。
前人判例都不足的时候,就只能皇帝来决定了。
“比如一人虽然年幼,也没犯下谋反重罪,但是宛如恶鬼附体,残害其他孩童,杀伤严重,难道也要减免?”
精神疾病能够持证合法杀人,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些从小就心坏的人,仗着未成年恶魔保护法,大搞校园霸凌,甚至闹出惨案,后世已经发生太多。
《大明律》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朱翊钧希望做出改变,借着徐渭这一事件,重新修订律法条文。
朱翊钧怜惜徐渭的才华,但是对于这种有过精神病史的人,要限制使用,戴罪立功。不能说杀人之后,就可以在江南逍遥自在。
至于其他情况,更得做出全新的律法解释。
不能什么都请旨上裁,让皇帝做判断。
他如今是皇帝,自然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是难保后世的皇帝,不是个糊涂鬼。
他要为后世定例!
干脆将这部分做出更详细的规定,无需请旨上裁,以免出现弘治那种,过于宽仁的皇帝。
潘志伊支支吾吾,按照传统儒家伦理,应该遵守《周礼》,对这些人减免罪责。
但是见小皇帝现在的态度,似乎要对此进行更改。
潘志伊的官位不够高,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到这种变动中。一时之间,心里对翁大立生出几分恨意,要不是他提前溜走,就能在前面顶雷了。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似乎应该请元辅、尚书们进行商议。”
朱翊钧不满道:“元辅要处理国政,什么事情都管,谁能忙得过来?你大小也是个五品官,怎么这般胆小,担不起事。”
潘志伊当即跪下请罪。
朱翊钧消了气,继续道:“朕不怪你,你要有心更进一步,就站起来,与朕明白讲解。若是没有这个担当……我想这个五品的位置,还是有不少人惦记的。”
潘志伊咬咬牙,鼓起勇气,站了起来:“陛下,臣觉得,老幼痴颠可以减轻罪责,但是像陛下所言,行事过于残忍的,应该与常人一般看待,不予减免!”
“嗯。”
朱翊钧终于满意了。
清时的章总在面对蕲州案时都知道,故意杀人是重罪,幼童也不能随意减免,给两个杀人犯判了死刑。
自己总不能连章总都不如。
“在朕看来,律法要公平,保护弱者,所以才有老幼痴颠可以减免罪责的说法。但是恶人一定要给与足够的惩戒,才是对应的公平。
老幼失手杀伤了人,可以减免。但是故意,甚至行事残忍的,是明显的恶徒,不可饶恕……朕大意如此,关于这部分详细的律法修订,你要拟个奏疏,明日给朕看。”
见潘志伊已经应下,朱翊钧想了想,又道:“都说新皇登极,改元之后,要大赦天下,释放一部分狱中囚徒。
朕能够理解,有些人罪责不深,或者情况特殊,已经在狱中得到了足够的惩罚。出狱后,能够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但是,这同样是对其他人的不公!
那些没能恰好碰上大赦天下的轻罪之人,以及受害者,又该怎么想呢?”
“陛下,改元大赦,是数千年的旧例,不可轻废……”
这件事情牵扯太广,潘志伊不敢随意附和小皇帝,只能鼓起勇气,连忙劝阻。
“朕没有要废了大赦天下的意思,朕只是觉得,十恶不赦,可以做出调整。”
朱翊钧明白,大赦天下,是一种彰显皇权的有效手段。别说几千年来的古人,就是后世外国总统,都有特赦的权力。
一般只在新皇即位,或册封皇太子、等特殊时候下诏。
他只是希望,能够对这方面,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
因为这等于是说,过去的罪责不再追究,给罪人一个机会,重新开始。
做的好,有利于安定人心,社会稳定。
做的不好,就会导致罪犯大量出狱,扰乱社会。
每一次王朝后期,政令不通的时候,这种大赦天下,都会让许多造反或重犯逃脱,成为让国家更加不稳定的源头。
几个月后,他必然要下诏大赦天下。
其中只有十恶不赦之人,才不会得到免罪。
然而这十恶,都是以传统儒家视角来看的。
有些人,头脑并不痴傻,他们手上沾满了受害者的鲜血,却仍旧不属于十恶范围内。
遇到大赦,就能顺利出来。
一次改元大赦,涉及到天下囚犯,人数众多。
朱翊钧没有一一查看的精力,他只能在正式下诏之前,让人针对此事,做出更加详尽的律法解释。
在十恶之外,一些故意杀伤的重罪,将不会得到减免。
好在距离改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朱翊钧并不着急,他让潘志伊回去整理过去的档案资料,为律法改动找例子。
过了一阵,得到提醒,朱翊钧离开文华殿,向东走去。
文华殿东侧,有一处御马监的直房,那里还有一处被供奉的马神庙。
如今马神被请出,空了出来,准备另做他用。
没走几步,朱翊钧大马金刀的坐在早已经摆好的仪仗前,俯视冯保等一众太监。
“二十四监的人都齐了?”
朱翊钧声音淡然,看向冯保。